黔东南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座谈会在镇远召开
| 招商动态 |2016-06-13
2016年6月7日,黔东南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座谈会在镇远召开。省联社战略规划创新部总经理、村镇银行服务部总经理雷志坚到会并作业务指导。会议由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副主任唐永贤主持。州内尚未成功改制的雷山、镇远、丹寨、施秉、岑巩、剑河、榕江、锦屏、台江9家联社主要负责人、分管领导或专项工作联络员等共计36人参加会议。
会上,雷志坚总经理就全省农信社加快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做了介绍。他指出,自省联社成立以来,各县(市)联社实行了统一法人管理,全省农信社各项业务在改革中实现了“质”与“量”的双发展。当前,农信社处在改革改制的关键期,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信社改革发展工作,省联社党委书记、理事长宋锐也多次在会上强调,改制工作要善于找到落点、突破难点、紧扣重点、抓住关键点、抓出亮点。
他还就榕江等9家联社主要负责人提出的“房产与土地确权难,经济下行期不良贷款偏高、不良贷款压降难影响监管准入指标,股金逐笔逐户认定难,清产核资后股金溢价造成法人股募集难,本地企业少且法人持股占比门槛过高,前期取得的土地由划拨转为出让后财务压力加大”等具体问题一一作答。他说,改制组建农商行是农信社的必由之路,全国各地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,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,要善于借他山之石(其他县市成功改制的经验),攻改制之玉。要妥善处理好维护老股东利益与募集新的法人股的关系,在法人股的募集上,要坚持本土化、多元化,可优先安排改制的农商行参股,再吸纳认同“三农”文化的企业入股。工作中要善于利用中组部、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挂帮黔东南的有利时机,向上“借力”,勤于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,加强与银监管理部门沟通,形成汇报沟通常态化,善于总结、积累经验,协同推进。要建立“一对一”的帮扶结对机制,借鉴学习余庆、六盘水等优秀做法,加强横向交流,以此加速推进农信社改制进程,确保全州农信社改制工作于2017年全部完成,并实现挂牌营业。
会上,唐永贤副主任也就加速推进农信社改制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工作要求:一是严格把控好农商行挂牌时“硬指标”,要运用组合手段千方百计压降不良贷款,运用11号文件之力,让党委政府主动关心农信社的改革发展,帮助化解和处置不良资产。二是多渠道请示汇报,“将农信社要办转变为政府要办”,积极向上要政策,找准突破口,突破制约农信社改制过程中的各种“瓶颈”。三是在产权明晰方面要加强与国土、住建等部门的沟通,恳请他们像招商引资一样帮助农信社落实办公用地,协调合理评估土地价格,尽可能地减少因增值过大交纳土地出让金过重的财务压力。四是认真对待老股金问题,必须按流程核对、清理,基层网点要深入村组,加强宣传,决不允许闭门造车。五是在股金募集方面要坚持股东本土化,要全面研究“当前扶贫重点在哪里,未来客户在哪里”等现实课题,寻求与村级集体组织和扶贫开发公司等利益共同体开展深度合作,合理确定股权结构,审慎发展股东对象。六是建立“一对一”帮扶机制,相互交流经验,借鉴学习可参考、能复制、易推广的部分优秀改制模式,创新推动。七是强化组织协调,加强州、县两级及时沟通,确保信息共享、互联互通,形成上下联动、左右互动、全力推动的全州农信社改制的良好工作格局。(镇远县联社 潘波)
